【咖啡資訊】宏都拉斯 瑪爾卡拉 水洗 卡杜艾 Honduras, Marcala, Finaca El Nuevo

【咖啡資訊】宏都拉斯 瑪爾卡拉 水洗 卡杜艾 Honduras, Marcala, Finaca El Nuevo

宏都拉斯 瑪爾卡拉 紐佛莊園 水洗 卡杜艾
Honduras, Marcala, Finaca El Nuevo. Washed Catuaii

產區與地理環境 - 交錯的產區名與行政區名

面對宏都拉斯生豆的溯源,其困難度大概只輸衣索比亞一點點,地名的階級劃分錯綜複雜,越查反而越模糊。最後漸漸了解產區與行政區的差異和重疊,主要來自於高地地區的行政區劃分較細。而產區由宏都拉斯咖啡局的圖示來看只概括分為六大產區。
這次的咖啡來自瑪爾卡拉Marcala,偏南部,位於六大產區中的蒙德西猶斯(Montecillos),海拔高度 1,200~1,600公尺,是六大產區中高度偏高的。

圖片來源:https://www.ihcafe.hn/regiones-cafetaleras/

宏都拉斯沒有主要貫穿的山脈,跟瓜地馬拉、薩爾瓦多有些許不同。另外,相對於兩邊連海的國土,內陸乍看下都是山脈群,或是一大片比較高的丘陵(只是比喻,地理專業朋友勿戰XD)因此主要的咖啡產區都在這些高地地區,除了靠海的兩側沖積平原外,都是咖啡適合生長的地方。

之前荼蘼有一款宏都拉斯來自康瑪雅瓜 Comayagua 產區,其實跟這次的蒙德西猶斯 (Montecillos) 是鄰近的,都屬於中南部的高地地形。緯度低的地方自然形成熱帶高地氣候,每一點升高的海拔都對溫度有比較大的影響。

 

圖片來源:https://www.freeworldmaps.net/centralamerica/honduras/map.html

 

【人文風景與山地景觀】

收集資料的過程中,不難發現當地的民族文化與人文風景偏好高彩度的顏色,現代常見的視覺設計喜歡使用的「莫蘭迪色系、低彩度色系」,反而不是他們喜好。亮綠色的樓梯扶手、高飽和度的黃色涼亭屋頂,搭配純樸的木造房屋與山地風景,實在是非常吸引人。這樣的環境相信種植出來的咖啡也會使人心情愉悅。

圖片來源:https://pixels.com/featured/2-la-candelaria-bogota-colombia-mehdi-g.html

 

【處理法與品種】

目前關於 Finca El Nuevo 的原文資料較少,不過根據其他鄰近莊園的水洗處理法對比後,不難發現其流程主要為:手工篩選、機器去除果皮果膠、水下清洗+發酵12小時、換水再做一次12小時、接著乾燥10~20天來達到出口標準的含水率10~12%。

圖片來源:https://www.cafecampesino.com/the-coffee-process/

這樣的水洗處理法過程是中南美洲近幾年常見的方法,除了能夠減少水資源的浪費,也可以透過短時間的水中發酵來增加風味的層次與醇厚度。

 

【風味與沖煮架構】

荼蘼烘豆師在挑選中南美洲的咖啡豆時,有一個很主觀的偏好,就是盡量避免挑選堅果調性太重的生豆。不只參加杯測會時會慎選,也會透過生豆商業務的溝通來了解生豆特性。

這款宏都拉斯水洗本質上的堅果風味相對較低,偏向烤杏仁片的尾韻。加上一些帶核水果和甜桃果香,適合不喜歡酸值太強、偏好清爽甜感的老饕。

在沖煮建議上,透過常用的手法去微調,就可以達到不錯的風味,新手入門也不擔心。若是喜歡酸值明亮或是層次變化的朋友,可以透過拉大前後段萃取的差異,來強化果酸香氣的表現。

以下提供兩個有趣的方式:

1. 改變手沖壺注水高度與水流,前段細而高,後段反之。

2. 改變水溫,前段90~92度,後段85~88度。

當然以上參數都要依照個人習慣與器材做微調,歡迎加入Line好友與我們分享討論!

加入Line好友:https://lin.ee/vIguaDv

綜合傳送門:https://linktr.ee/Finca_Void

發表留言

1 / 2